【省教育厅与市政府签约共建滨州医学院解读】城校共进:聚力“双型”城市 造福滨州人民

2021-02-09 11:11:00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长久以来,在大家印象中,大学可能还是一个个静谧、单纯、围墙高高的象牙塔,甚至有点像名山古刹。

  其实,那只是大学的传统一面。今日之大学,有的不止是从理论到理论的逻辑思辨,从论文到论文的学术争鸣,更是在不断“破圈、跨界”,跨学科、搞应用,助力所在地孕育新产业、壮大新经济。当下,很多学生在校园就开始了创业,甚至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尤其对于应用型的医科大学来讲,它与医养健康等产业有着深刻关联,是“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的学术源动力。可见,进一步升级壮大的滨州医学院,其意义远不止多了几个学生,添了几块黑板,而是即将开启城校深度融合的历史篇章,奏响智者智城的黄河大合唱。

  那么,对滨州医学院来讲,将有哪些可预见的蜕变?对城市、市民来说,将有哪些具体实在的影响?对于咱们市强民富的梦想来说有何助力?今天,咱们来揭开一些谜底!

  新建三家医院一家康养中心,使滨州校区在校生规模达到4000人至5000人

  首先,此次省市签约共建期为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三方明确,合作期限届满前3个月,各方可协商续签。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下设办公室,由省教育厅、滨州市政府、滨州医学院共同派员组成,具体落实共建政策和措施。

  这五年乃至更长的合作时间,意味着此次共建能够完整地纳入我市“十四五”规划中,便于长期统筹安排,将合适项目及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程,在规划、财政、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及时、更完整的支持,保证签约项目完美落地、长期见效。尤其是升格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等战略目标的实施,将得到更充分保障。

  最为直观的内容,是滨州校区将得到全方位提升。接下来,我市支持学校改善滨州校区办学条件,按照交钥匙工程标准,在学校北校区建设教学科研楼和学生宿舍楼。请注意,滨州医学院将在滨州校区建设新兴学科专业,保留设置部分优势传统专业。共建期内,使滨州校区在校生规模达到4000人至5000人。

  这让我们振奋。因为,连外行都清楚的,是滨州医学院学子优秀,知名校友特别多。哈佛名人墙上的第一位中国医生徐荣祥、雷洋案专家证人张惠芹、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孟祥金都是滨州医学院校友。

  更让滨州人直接受益的,是滨州医学院将在滨州设立第一临床医学院,成立口腔医院、儿童医院、康养中心!合作备忘录还明确,统筹区域优质医疗资源与医学教育协同融合。也就是说,支持大学更好地发挥高水平科研的优势,提升滨州医疗水平,让更多群众得到更优质的健康服务。

  “成立第一临床医学院并与滨医附院合署,是学校巩固发展‘一优两特’办学格局、深化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学校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富强滨州’建设的主动举措。”此前,滨州医学院副院长孙祥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口腔医学是滨州医学院传统优势学科,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口腔专科医院,对于全面提高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开创区域口腔医疗保健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跳出“象牙塔的围墙”,滨州医学院强化服务滨州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以上措施,将完善办学功能、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承载力,把滨州校区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合作交流、文化传承为一体的新型高等医学教育示范区。

  在此基础上,深化综合改革,建设科学高效的内部治理体系,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和水平,形成校地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政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发展的校地合作新标杆,为“健康滨州”“富强滨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些努力,是让山东教育、滨州资源更好地汇入校内,以完成大学升格、校区提升;而另一方面,则是助推大学打破“围墙”走出来,在城市更深更远更新处作为,在经济大舞台上登台唱戏,贡献大学力量。为何?

  就大学自身来讲,需要破除有形、无形的各种围墙——如校内院系之间、专业之间的“围墙”,更好地走向学科交叉、融汇;拆除大学教科研与社会产业发展的“围墙”,打破各自为战的资源浪费局面,形成“产学研一体”格局;避免故步自封,以全球视野更好地开放办学。更实在的一点,是让学生们更早、更好地把握产业演进的脉搏,更精准就业,找到更符合专业潜力、个性成长的最佳事业舞台。

  就城市来讲,需要将大学这一珍贵的创新资源充分放大,引领产业集群革命,构建新发展格局。

  根据合作备忘录,滨州医学院将强化服务滨州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成果,加快区块链医学、智慧医疗等高技术运用,不断壮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集聚省市创新资源要素,建立校地合作发展机制,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我市将支持大学呼吸睡眠、神经科学等研究团队入驻渤海先研院,办好与愉悦家纺的睡眠合作项目

  走出围墙不是一种理念,而是系列行动。接下来,有很多具体实在的合作项目让多方受益。如在合作备忘录中,我市将支持滨州医学院呼吸睡眠、神经科学、生殖免疫学等研究团队优先入驻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支持学校办好与愉悦家纺的睡眠合作等项目。

  众所周知,渤海科创城是我市“牛鼻子”工程,是智者智城的“发动机”、新高地。在那,天南地北的高层次人才正在掀起一场场高水平科研应用的头脑风暴。滨州医学院科研团队进驻那里,是与优秀者同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实际价值。

  具体来说,该校还将深化与滨州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合作、联合攻关和集成创新,努力建设省部级创新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平台,高层次科技奖励实现新突破。

  围绕实施“健康滨州”战略,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区域医学中心作用,提升医药健康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为全周期“医、康、养、护”服务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同时,服务滨州乡村振兴,搭建学习培训、资源共享平台,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全民健康水平。

  同时,在智慧睡眠领域,愉悦联合中国睡眠研究会建设全球首个人类健康睡眠大数据库,每年在“世界睡眠日”权威发布“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和国人年度睡眠报告,引领国人健康睡眠文化。这对于滨州医学院来说,正是理论探索成果的极佳转换地。今天,在医疗转向健康的时代转型中,在医药转向康养的产业走向里,相信大学与愉悦的合作,将更好地树立一个健康滨州的城市品牌,合作打造更多地道的“滨州制造”“愉悦制造”。

  智者智城、志在滨州。滨州医学院的滨州新长征并不孤单。瞧,渤海科技大学筹办,滨州学院的更名提升,滨州职业学院筹办本科专业,这些高等教育的历史质变都在加速推进,“五院十校N基地”创新格局已具雏形。尤其在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中,打破“围墙”、拥抱城市的滨州医学院,天地广阔、大有可为。让我们期待省市共建滨州医学院的美好明天!

责任编辑:王晓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