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坚决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2023-11-15 14:40:2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14日讯 11月14日,惠民县政府新闻办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惠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场。惠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立森;惠民县林木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袁兆丰;惠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空间规划股股长曾继贤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并介绍相关情况。

  于立森表示,近年来,全县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要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各项安排部署,以担当实干为全县推动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作出自然资源贡献。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牢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政治责任。2022年以来,多次召开全系统会议,印发《关于推进自然资源领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年度工作要点,系统部署落实;成立工作专班,安排专职人员分工负责;建立工作调度机制,跟踪督促问效。从严从实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视巡察整改,全面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上水平;2022年12月份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进一步深刻查摆问题、分析原因、细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2023年,紧盯省市安排的重点工作任务,超前谋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立足工作本位,统筹做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按照整体、系统、协同工作思维,切实履职尽责。加快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聚焦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完成“三区三线”划定,2022年10月份正式启用,在此基础上深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统筹谋划黄河流域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聚焦布局优化,高质量完成开发区调区扩区工作。为严格落实沿黄河流域工业项目建设必须落地合规园区内的工作要求,2023年,全县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以水定产和产业集聚原则,开展了开发区调区扩区工作,按照相关规定,省级开发区调整规划面积一般不超 10 平方公里。认真研究政策,依据《关于印发<开发区用地审核规范>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442 号)中“确有特殊情况如遇有较大水域、重点基础设施占用等可不超过 15 平方公里”规定,优化规划范围,调整后开发区总面积为15 平方公里,确保了园区“面积最大化”。同时,将调区扩区工作与国土空间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相衔接,聚焦做强汽配风电装备、高端铝、新型绳网三大主导优势产业,对 15 平方公里园区四至进行多次优化调整,实行“一区多园”管理,把惠民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助力区域“双招双引”的主阵地和改革创新的新引擎。2023年3月,惠民县经济开发区调区扩区方案获得省政府批复,成为全省首个获得省政府批复的沿黄调区扩区方案,为园区今后发展提供用地空间保障。

  提质增效强化高质量发展资源要素供给。科学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将有用地需求的产业类项目全部纳入成片开发方案,为项目用地征收奠定基础。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大项目用地调研,对有新增用地需求的项目争取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名单,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加强与省市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对接,用足用活土地政策,综合采取争取新增计划指标、挖潜增存挂钩指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指标等措施,全方位加大建设用地报批力度,助推全县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效。自2021年来,共批复建设用地8745亩,保障了高青至商河高速公路、利民水库、济滨高铁等5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把握流域定位着力筑牢黄河流域生态绿色安全屏障。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统筹推进系统保护修复。突出抓好绿色发展大文章。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全面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突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两大主题,推动各项生态工程多点开花,森林资源总量、质量、均量及全县绿化美化水平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截至目前,全县林地面积达2.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5.85%,先后获得“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山东省苗木示范县”“山东省林木种苗转型升级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强化林业协同创新。与山东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签约合作,引进国内外专家60余名,成果转化20余项。与雄安新区、京津行业协会等50余个单位、企业签订战略协议,打造苗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基地。白蜡苗木品种研究和苗木繁育技术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白蜡育苗技术规程》和《白蜡苗木分级技术》成为全省标准化技术规程,在白蜡育苗、种植等各环节广泛应用。强化种质资源创新。建设国槐白蜡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1处,占地面积234亩,栽植砧木7000余株,收集白蜡、国槐种质资源290余份,加快选育优、特、新乡土树种品种。

  守牢自然资源“一排”底线。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禁耕地“非农化”、遏制耕地“非农化”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要求,全面加大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力度。用途管制+综合整治,努力增加耕地面积。全面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要求,2022年以来,全县累计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2个,新增耕地面积3000余亩;对20个项目落实耕地进出平衡,耕地转出面积389.28亩,转进面积422.97亩,在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保障了一系列民生项目落地。思想重视+严格奖惩,夯实耕地保护基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耕地保护工作,并对工作落实进行月调度、周调度,要求把耕地保护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牢。县委县政府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实施意见》,建立党政同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对年度耕地保护工作突出的镇(街道)进行奖励,对履职不到位、违法违规用地问题突出的镇办进行追责问责。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2023年,姜楼、淄角两镇被授予全市2022年度耕地保护激励镇。人防+技防,全面加大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力度。建立“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突出黄河沿线,全面推进执法场景应用,一月一查一清,充分发挥铁塔监控系统技术优势,对全县范围实现全覆盖日常监管,并辅助日常巡查,将违法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2023年至今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为0.69%,创历史新低。持续开展“绿盾行动”“清风行动”,从严打击违法侵占自然保护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各类违法行为,实现森林防火、有害生物、地质灾害等灾情灾害“零发生”,全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线下宣讲+线上宣传,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深入镇办一线开展耕地保护及违法违规用地政策宣讲,现场解答用地企业及群众政策咨询。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耕地保护“八不准”“六严禁”“五不得”要求,引导社会各界依法依规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千万别踩耕地红线。

  2024年是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之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走在前、开新局”目标要求,按照“严真细实快”工作标准,进一步加深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形势、目标任务的认识,坚决扛牢专项巡视巡察整改政治责任,确保以高度政治自觉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统筹生态建设、规划布局、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助力构建“大保护”“大发展”新格局;紧密衔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从严落实《惠民县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及各类专项规划,全面提升资源利用质量;进一步抓好自然生态安全,严抓严管耕地保护,抓实抓细森林防火、林业病虫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保护生物多样性,守住黄河“水池子”,坚决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杨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