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谋划实施6类50余项科研项目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2024-04-09 15:38:4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9日讯 4月8日,滨州市召开“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质——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专场。据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现代技术研究院院长、新闻发言人刘健介绍,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将从优化机制、协作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坚持优化机制,夯实盐碱地综合利用的管理服务基础。一是优化项目管理办法。突出“1+5”规划体系,以总体规划(2024-2030年)为统领,配套编制建设用地规划、精品展示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修复规划、研学培训规划及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健全项目工作机制,谋划实施6类50余项科研项目,制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18项,明确推进措施和时间节点,按月调度进展情况,建立“科室-项目-企业”的沟通模式,实现“一张表格全覆盖,一项工作全统筹”。二是优化资源管理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强化造血输血功能,提升平台公司招商引资、示范推广能力;完善组织架构、绩效管理制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修订新制度30余项;实施水库整修、路网提升、淤土造田等8大工程,强化项目承载能力。三是突出党建引领。与科研院所共建党建联盟,联合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交流,对接可用资源,大力推进成果转化,联系县区、村集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技推广活动。

  坚持协作创新,畅通盐碱地综合利用资源整合渠道。联合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合力攻关技术难题,充分运用“杂交小麦渤海创新研究院”,“山东省黄河流域盐碱地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渤海红枣育种中心”等10个科创平台。合力攻关盐碱地综合利用,进行“原土+原水”盐碱地改良和咸水种植试验,试验镧系肥料、富硒产品对盐碱地土壤改良的作用;实施篱壁树形、行间生草、产物还园等技术,提高土壤活性酶含量和微生物丰度。选育盐碱地适生良种,探索黄河流域耐盐碱速生柳树新品种,推广“枣园土壤快速检测改良及生态优化技术”“羊肚菌-冬枣”间作、“棉花-赤松茸”轮作等技术。

  坚持产业融合,突出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产业导向。聚焦高产粮食、经济林果和珍稀植物三大耐盐碱种质创新方向,引种“山农酥”“三耐桃”“瑞香红”,助力当地特色农作物的品质提升;持续推进保健酒、面粉等产加销一体化;与山东滨兴康宝健康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富硒产品;研制农产品专用紫外线激光雕刻机,提升农产品的文创价值。与山东丰嘉微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微藻碳中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强新型农机装备研制推广,与河北宣工集团合作研发土壤深松机、智慧除草机、残膜回收机等。(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杨国永
新闻关键词: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