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目标新闻发布会|大力发展临海特色产业 构建滨州特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023-03-29 16:44:4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28日讯(记者 杨国永)3月22日,滨州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专场。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副书记、三级调研员李国义就2023年“亮目标”工作情况回答记者提问,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新贝主持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海洋产业从“规模经营”向“价值增长”转变

  2022年,滨州市“四港联动”破题起步,滨州港与5个国家、9个口岸建立业务往来,全年吞吐量950.2万吨,打破开航运营以来年度纪录。推进陆海一体污染防治,5条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V类,国家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启动实施,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海洋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以海洋化工、海洋渔业、海洋交通等传统产业为主导,海水淡化、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多点突破的发展格局;2022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441.91亿元,同比增长10.1%,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3年,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将立足市委“1+838”工作格局和“1+8+1”落实体系要求,聚焦“品质之求、精明之路、担当之行”,大力发展临海特色产业,构建滨州特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组建千亿级海洋新能源产业集群。推进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魏桥200万千瓦渔光互补、北海海上风电检测中心、无棣海光一号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做好高端铝与海工装备融合文章,推动深海复合软管、海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建成渤中19-6凝析气田I期滨州天然气处理终端,加快滨华新材料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打造高端海洋化工产业基地。打造海水综合利用“滨州模式”。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推进鲁北碧水源二期10万吨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开展海水替代淡水专题研究,探索浓海水提溴、提锂等资源化利用路径,打造“海水养殖+海水淡化+海洋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滨州模式”。培育滨州特色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螺旋藻、鱼骨蛋白肽等海洋生物制品专业化生产,推进山东悦翔海蕾牌DHA软胶囊保健品生产许可证申办,为实现量产奠定基础。强力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聚焦存量变革,促进海洋产业从“规模经营”向“价值增长”转变,力争到202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不断提升,带动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滨州市全力打造“黄河流域预制菜产业名城”

  海洋牧场是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预制菜产业也是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2023年大力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多年来,滨州一直立足自身海洋特点,推动贝类底播型海洋牧场建设,今年滨州市正海海洋牧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批准海域面积1265.08公顷,为渔业生产、科研、对外合作搭建起高层次平台。作为本次唯一入选的底播型海洋牧场,发展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发文推广。同时,正海海洋牧场积极拓展贝类品牌创建、海洋碳汇贷款等业务,创立“企业+合作社+渔户”的合作模式,吸引500余名渔民转捕为养,初步形成了集贝类增养殖、水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科教体验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重叠加。下一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将继续加强海洋牧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及休闲海钓,打通休闲、养殖、海洋生态体验等多产业,推动海洋牧场与海上旅游融合发展。

  海洋牧场、工厂化养殖、立体养殖等高效养殖模式,大大提高了水产品产量和质量,保障了预制菜产业链上游原料供应,而预制菜则是目前水产品深加工行业中的优质赛道,大幅提升了水产品附加值,也是近年来渔业发展的又一“风口”。去年10月,滨州市出台《关于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力打造“黄河流域预制菜产业名城”,今年“预制菜”更是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滨州市水产品总产量55.1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225.62亿元;水产品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5家,水产预制菜产量15.70万吨,产值19.80亿元,产业潜力巨大。今年2月10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主办了“大干2023成就企业家梦想”滨州海洋发展科技创新沙龙主题活动,展示了渤海盐焗大虾、海鲜佐餐酱、一卤鲜鲈鱼等富有滨州特色的水产预制菜,反响良好,也看到了滨州水产预制菜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

  下一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将强化政研企联合,推动滨州水产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注重政策、服务和谋划。制定产业标准和发展规划,支持冷链物流及仓储体系建设,升级速冻保鲜、冷链物流技术,实现水产预制菜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发展。举办预制菜科创沙龙,发布水产预制菜风云榜,培树水产预制菜知名企业,提升滨州市渔业品牌认知度。科研院所做好新品研发。抓好科技和机制创新,建设水产品加工研发平台,加快解决水产品深加工自动化、副产物综合利用、口感还原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企业聚焦项目和产品。突出抓好项目带动,提升水产预制菜档次和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标准化、模式化程度,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把产品品质关口,争创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力争推出水产预制菜达百款以上,销售收入超25亿元。

  严守安全生产底线,维护海洋和渔业安全生产良好态势

  2023年,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守安全生产底线,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维护海洋和渔业安全生产良好态势,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设智慧海洋监管服务平台。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打造集海域动管、监测预报、防灾减灾、智慧渔业、监督执法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海洋大数据云平台,数字赋能提升海洋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二是实施渔船渔民安全设施设备提升工程。推进宽带入海、电话上船、渔民着服“一带一通一保障”,为全部大中型渔船安装卫星电话,配发具有定位功能的保温救生服,让5G信号覆盖近海养殖企业、作业渔民,确保海上通讯畅通,为渔民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推进渔船减船转产和更新改造,提升渔船本质安全水平。三是建设渔村便民服务“五级网办”平台。在渔船四级包保责任制基础上,构建市、县、乡、村五级责任人服务体系,发展渔业安全村级服务组织,研发建设渔船安全服务平台,在网上为渔村渔民提供预警信息、安全教育、政策法规、业务咨询办理等系列便民服务。

责任编辑:赵新波
新闻关键词:海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