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阳信“牛产业”拉动百姓“幸福车”

2021-02-09 18:42: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滨州牛肉跨越千里

  走上深圳居民餐桌

  1月15日上午,一宗9吨重的“肥牛砖”通过专业冷链物流车从阳信华胜清真肉类有限公司启程,出发前往深圳龙岗区。到达深圳的采购公司——深圳金禧康食品有限公司后,经过进一步加工,这些“肥牛砖”变成人们熟悉的肥牛卷,销往当地。今年32岁的小林和妻子都是广东汕头人,小两口来深圳已经打拼十几年。1月18日这天,小林和妻子初中时的好友小李到家中做客,小林专门去超市买了牛肉等火锅食材来招待客人。经过2000余公里的“跋涉”,产自滨州的牛肉上了深圳居民的餐桌。

  阳信县是鲁北最大的回族群众聚居县,从20世纪80年代,这里就开始养牛。后来,随着加工产业兴起,全县肉牛养殖规模快速发展。

  阳信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广富,从放牛娃、牛贩子到牛专家、企业家,见证了整个阳信肉牛产业的发展变迁。

  1973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回民家庭的杨广富,由于家里条件不好,14岁时便辍学跟家里长辈从事牛羊买卖生意。虽然年纪不大,但本身天资聪颖又肯吃苦的他,没几年就练就一手绝活:搭眼一看,用手一摸,就能知道牛的重量。贩牛、养牛、宰牛,其间虽经历过不少波折,但靠着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杨广富的生意越做越大。2002年他成立了阳信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并进一步学习掌握肉牛精细分割技术,经济效益再次显著提高,并很快打开国内国际市场,品牌影响力同步提升。在杨广富的带动下,阳信县河流镇刘庙大寺杨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从事畜牧养殖、加工行业。杨广富也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带领大伙一起致富。

  打造“最牛品质”

  赢得更大市场

  在阳信县真正成为“中国第一牛县”的历程中,不得不提的一笔是2013年的一则新闻。当年5月份,东方卫视一则“山东阳信假羊肉流入上海”的消息将阳信县卷入了舆论漩涡。得知消息后,阳信当地积极配合警方展开调查。最终查清,原来,个别商贩为牟取暴利,以次充好,私自篡改产品检疫证照。

  不大不小一起舆情风波,在让阳信蒙受经济效益、品牌信誉双重损失的同时,也给他们上了深刻一课。时任阳信县委副书记、县长栾兴刚说:“食品安全大于天,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面大量广、点多线长的行业环境,只有夯实基础、提升品质,才能赢得市场。”

  痛定思痛后,阳信着手对全县食品药品相关企业采取拉网式检查,尤其是肉牛支柱产业,从养殖、屠宰、加工、仓储、销售各个环节进行管控,通过完善台账、责任人管理等制度,促进行业全面提质。

  如何让“牛县更牛”,成为重要课题。阳信县委书记栾兴刚介绍,为此,县里组建了高质量推进阳信县生态肉牛产业工作专班,由县委书记、县长牵头,协调发改、财政等部门,建设标准化示范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并邀请养殖大户介绍经验,从而培育出3个专业化乡镇、36个养牛专业村、236个农民合作社,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56个,建立优质肉牛养殖、繁育基地42个,直接带动养殖、屠宰加工、运销、餐饮行业等12万人就业。

  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也投入更大精力进行食品安全和品牌建设。一方面,投资4000万元建成鸿安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尝试绿色无抗生素养殖,使“零药物残留”品牌“鸿安肥牛”走进千家万户;另一方面,联手高校组建“中国农业大学鸿安肉牛研究基地”“国家十二五计划肉牛低排放饲料配制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并引进德国冷链物流技术,使产品跻身全球高端牛肉行列。目前,鸿安肥牛直接吸纳就业1100余人,带动超过一万农户年增收近3000万元。

  借“粮改饲”东风

  产业链越做越强

  每到初秋季节,走进阳信县劳店镇万邦牧业养殖小区,周边望去,可见2500余亩“粮改饲”试点青贮玉米含须抱穗、迎风摇摆,远处天高云淡,近处秋收忙碌,一片喜人景象。

  作为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农业标准化肉牛示范县和全国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县,如何让近28万头肉牛吃饱“口粮”,考验着从业者的智慧。2014年,“粮改饲”技术推广,为阳信带来思路:用青贮玉米以及秸秆废料解决肉牛“温饱问题”。

  试点企业之一借箭牛业有限公司,首批种植5000亩订单全株青贮玉米,通过从“粮食—经济作物”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让企业收益颇丰。总经理冯玉在说:“过去,一头牛一天需要5公斤玉米面和10公斤黄贮,成本约10.5元。现在只要15公斤青贮玉米和部分营养物,仅7.5元。”

  “一头牛一天节省3元,全县近28万头牛,一年经济效益可想而知。”杨广富说,“不仅企业,农户更受益。公司按350元每吨回购,订单农户一亩地至少增收200-300元。再通过‘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播种、统一收割’,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每亩产量超过4吨,比粮食丰年收入还高。”

  “高山群峰”效应逐步显现,带动牛肉品质、人员素质、产业链条、市场反应同步提升,为产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阳信肉牛是由渤海黑牛、鲁西黄牛、利鲁牛、西鲁牛等优质品种培育而来,肉质好、品质高,价格和利润均高于同类肉牛三成左右。再加上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专业的购销团队,使牛肉产品占到天津清真市场份额的50%,北京清真市场份额的30%以上。

  截至2020年底,阳信全县肉牛存栏近28万头,标准化肉牛养殖面积达3300余亩,畜牧业总产值达550亿元;培育了136家肉牛屠宰加工及上下游企业,年屠宰能力达120万头。目前阳信县是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农业标准化肉牛示范县、全国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县和黄河三角洲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等,2020年更是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做好‘牛文章’,不仅实现了富民强县,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更推动了绿色循环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做优做强肉牛产业,不仅在屠宰量上位居全国第一,更要在质量上争取全国第一,真正让高品质牛肉走进千家万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牛劲、出牛力、干牛事!”栾兴刚如是说。

责任编辑:王晓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