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公安机关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暨进一步推进“放管服” 改革动员部署会召开

2020-07-31 15:1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31日讯 7月30日,滨州市公安机关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暨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动员部署会召开,传达学习全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暨全流程帮办代办动员会议精神,通报全市公安机关在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方面的工作情况,就做好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强调部署。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周海林参加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袁海泉主持会议,局领导王强、郑保社、王洪涛、张进宝、张海滨参加会议。

  周海林指出,营商环境是重要的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营商环境是思想解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执政水平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城市发展竞争力、改革驱动力、政府服务力的重要标尺。近年来,各级对优化营商环境高度重视,全市公安机关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细化落实责任,努力打造营商环境职能责任新高地。

  周海林强调,要立足主责主业,融入改革大局,打造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新高地。要立足主责主业,打造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聚焦影响滨州营商环境的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多发性侵财案件、逃废债务等突出违法犯罪,持续深化“3511”工程,巩固深化“小案侦防”工作机制,提升打击效能。要建立涉企案件督办机制,严打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对涉企案件要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立案、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反馈,加大案件侦办和挽损力度。要深化警企协作,加强周边治安整治和巡逻巡查,指导帮助企业完善防范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水平。要推进实施交通智能化改造项目,打造更加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要明确职责任务,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应放尽放,简无可简。按照行政许可事项“市县同权”改革要求和“法律无规定权限全部下放”的原则,全面“减权放权授权”,倾力打造“‘滨’至如归、‘州’到服务”,让“办事不求人”成为滨州营商环境新常态,切实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应进则进,能进尽进。按照市、县要求统一进驻市、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事项,必须按要求做到应进则进。其他不要求进驻市、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事项要以各业务部门为单元集中在一个审批服务大厅办理业务。标准服务,全面落实。按照政务服务标准建设的规定,全面落实涉及公安工作事项办理。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加强宣传、解读、推送,提高惠企政策的知晓率、感知度、全覆盖。便民措施,持续优化。把原来的一些便民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落地落实,瞄准企业群众需求,持续强化优化。帮办代办,把握底线。针对难点、痛点问题,吃透改革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先行先试,争创亮点。探索一批流程再造、制度创新成果,创建一批叫得响的经验、模式,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滨州公安模板”。要优化服务保障,建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认真落实服务企业发展保障企业家干事创业各项措施,切实把保护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要积极研究对新经济、新业态的执法服务措施,做好12389和“接诉即办”企业诉求平台线索受理与核查工作,做到“企有所诉、我必有应、接诉即办”。

  周海林要求,全市公安机关要坚持思想能力补短,担当落实执行,打造营商环境作风攻坚新高地。要扭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开阔思路视野。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法治意识,勇于自我革命,为企业发展当好“店小二”。各级各部门干部从一把手做起,层层传导压力,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推脱,不达目的不罢休。每一项工作、每一项改革任务,要定责任、有计划、排工期,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要通过纪律约束、组织约束、奖惩约束,努力强化干部作风。要通过“极严”约束,推动“极简”审批,实现“极速”效率和“极优”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推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深化改革、服务发展,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先后出台了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流程再造、“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服务企业保障企业家干事创业、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100多项措施,全力以赴服务保障民生,优化营商环境。强势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造经济发展“安全区”。通过直接下放、委托下放、窗口前移等多种形式,强力推出35项权力下放,“全市通办”事项达31项。不断推进减证便民,共取消证明事项34项、简化手续14项、告知承诺事项8项。下大力推进政务信息数据共享,接入了11个单位的72项政务数据。依托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山东微警务”等信息平台,将服务的入口从线下移到线上,打通了网上服务“最后一公里”。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梳理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172项,承担了省对市营商环境评价考核工作的“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打击逃废”等事项,圆满地完成了评估任务。

    (通讯员 周贝贝)

责任编辑:赵新波